讲座题目: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
时 间:2025年6月27日14:30
地 点:知行楼案例中心
主讲人:杜新丽 教授
主讲人介绍:杜新丽,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院长。现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员等职。
身为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院长,杜新丽院长一直致力于仲裁的宣传推广工作,因为“仲裁的特色和本质在于她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纠纷解决机制,因此,她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于为人所知、为人所信。”为此,法大仲裁研究院近年来在“仲裁在中国”纪录片拍摄、“仲裁公信力评估”、仲裁法修改等重要项目中投入巨大心血并取得了突出成绩,积极为中国仲裁的发展保驾护航。在杜新丽院长看来,中国仲裁的宣传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随着仲裁人的不断努力,中国仲裁会更好地走出国门,得到世界更为广泛的认可。
主要研究成果:杜新丽教授拥有着多重身份。作为法学家,她多年来专注于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法、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民事诉讼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和实践工作。曾作为专家全程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仲裁法》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并担任多部《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教材主编,是当之无愧的“仲裁专家”。除了理论过硬,杜教授的“实战”能力更让人望尘莫及。作为仲裁员,自1996年开始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以来,杜新丽教授陆续在北京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海南国际仲裁院等多家机构担任仲裁员,近三十年来审理了上千件案件,迄今为止没有一例被撤销或者不予执行,这样的“战绩”无法不令人钦佩。。
主要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的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其中新兴市场的影响力增大,其可能管辖的国际商事交易也变得更为复杂。国际仲裁机构面临与国家法院的良性竞争,需要国家从制度上支持仲裁,也需要仲裁机构有效管理仲裁程序,并且加强对仲裁程序中适用中间救济的保障。虽然国际商事仲裁被认为具有仲裁员自由选择、程序灵活、快捷廉价和便于全球执行的优势,但是三者在实践中通常并非毫无疑问,尤其是恰恰就仲裁员选择而言,实践中在仲裁员利益冲突披露和仲裁代理人关联关系的认定上就存在不少争议。同时,在判断仲裁协议效力的准据法、仲裁庭管辖权自治的非终局性、禁诉令的效力和实体准据法的确定的几个问题上,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新发展都值得关注。此外,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仍有很多前沿问题值得探讨,其中以多方参与仲裁程序和仲裁中的抵销问题尤其突出。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